工業傳感器行業前景與方向
工業4.0和物聯網的日益普及以及工業機器人技術的需求不斷增長是推動市場增長的關鍵因素。
據MarketsandMarkets Research報告,工業傳感器市場規模預計將從2020年的182億美元增長到2025年的290億美元,復合年增長率為9.8%。工業4.0和物聯網的日益普及以及工業機器人技術的需求不斷增長是推動市場增長的關鍵因素。
與此同時,COVID-19大流行的爆發對制造業,石油和天然氣等許多行業的增長產生了不利影響。
石油和天然氣是工業傳感器市場的主要最終用途行業。由于采用了COVID-19,整個石油和天然氣價值鏈中的許多進行中或新項目可能在項目執行,計劃和風險管理方面面臨許多挑戰。由于大流行,包括液化天然氣,石化以及石油存儲和煉油廠在內的各個領域的2000多個EPC油氣項目不得不暫?;蛲七t。能源研究公司Rystad Energy預測,油價下跌25%可能會導致全球油氣投資減少300億美元。
汽車和運輸業也是工業傳感器市場的主要最終用途行業。由于COVID-19大流行,包括美國,中國,日本和韓國在內的許多國家已經停止生產汽車。
除了石油和天然氣和汽車以外,由于大流行,世界上許多其他行業,包括發電和采礦業,都已暫停了幾乎所有國家的生產活動。預計這將降低對工業傳感器的需求,并在預測期內顯著影響市場增長。
解讀工業傳感器的市場動態
驅動因素:工業4.0和IIoT的日益普及
工業4.0革命已經開始,在當前行業中使用新的破壞性技術的好處越來越明顯。AT&T和Google等技術巨頭也紛紛涉足工業4.0解決方案。
工業物聯網(IIoT)是物聯網的一個子類別,用于工業目的,例如制造和供應鏈的監視與管理。IIoT的使用不斷增長,預計將推動包括汽車和醫療保健在內的大多數行業對傳感器的需求。傳感器技術與計算能力相結合,為客戶提供了更高生產率的解決方案。
制約因素:價格競爭市場
許多工業傳感器都是為制造商或系統供應商定制的。它還不是商品。取決于應用,傳感器的規格變化,這增加了傳感器的成本,并且由于缺乏大量生產,傳感器制造商不能降低成本。但是,OEM希望傳感器制造商以較低的成本提供最佳技術。這就增加了傳感器制造商的定價壓力,因為它們不得不降低利潤。
機會:在多個制造業中使用智能傳感器
考慮到智能傳感器在工業自動化和樓宇自動化中的使用,由于其能夠監測和處理振動和噪聲信號的能力,這些傳感器在石油化工,半導體,食品加工和運輸等其他行業中的需求也在增長。智能傳感器具有收集,傳輸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因此,它們能夠檢測機器的運行狀況并預測其故障的可能性,從而幫助制造行業減少維護成本,并通過最大程度地減少停機時間來節省更多成本。
挑戰:不愿在舊工業中采用傳感器技術
如今,大多數行業仍在使用未配備傳感器的十年歷史的機器上運行。這是由于無法提供即時解決方案以及每個行業在其要求方面的差異。此外,還需要一個敏銳的知識來理解每臺機器的功能和要跟蹤的指標。通過反復試驗確定正確的傳感器及其合適的安裝位置;以及收集,過濾和解密收集到的數據的計劃。工業界認為,此過程很復雜,而且成本很高。他們認為傳感器會使設備更加復雜。
液位傳感器市場在2019年占據最大份額
2019年,液位傳感器市場占據最大的市場。液位傳感器用于檢測和測量液體,散裝固體和其他流體的液位。液位測量可以是連續的,也可以是點值的形式。由于各種因素,例如對精度,外觀,響應率的需求,因此需要使用液位傳感器。易于校準儀器;儀器的尺寸;監視和/或控制連續或點級別。
接觸式市場在2019年占據最大份額
預計到2019年,接觸型傳感器市場將在整個工業傳感器市場中占據更大的份額。接觸液位傳感器涉及設備(包括接觸型工業傳感器)與介質之間的物理接觸。接觸式液位傳感器中使用的技術是磁阻,振動探頭,靜液壓,磁浮和機械浮選,氣動,旋轉槳葉,電阻鏈以及重鏈。接觸式傳感器中最常見的一些類型是溫度傳感器,壓力傳感器,力傳感器,流量傳感器等。
亞太市場占有最大份額
就價值而言,亞太地區在2019年主導了工業傳感器市場,按區域劃分占整個工業傳感器市場的最大份額。由于中國是世界主要工業區之一,預計到2025年,亞太地區的市場份額將創歷史新高。亞太地區市場的主要國家是中國和日本。未來幾年,亞太地區將有大量的機會從工業領域創收。
相關知識:新時代的智能物聯網產業的機遇和挑戰解讀
近年來,伴隨著科技發展的提速,大批新興行業正在不斷崛起,恰逢當前“國內大循環”戰略的提出與疫情之下新型消費的重要性更加突出,近日國辦印發了《關于以新業態新模式引領新型消費加快發展的意見》。
在一方面,本次意見提出要發揮新型消費的重要作用,保障居民日常生活需求,助力國內經濟企穩回升;另一方面,意見也充分指出物聯網、人工智能、5G等前沿技術和新業態、新基建的發展對于促進新型消費的價值所在。
本次意見明確要加快新型消費基礎設施和服務保障能力建設。加強信息網絡基礎設施建設,加大5G網絡、物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優先覆蓋核心商圈、重點產業園區、重要交道樞紐、主要應用場景等。完善商貿流通基礎設施網絡。大力推動智能化技術集成創新應用。安全有序推進數據商用,更好為企業提供算力資源支持和優惠服務。規劃建設新型消費網絡節點,著力建設輻射帶動能力強、資源整合有優勢的區域消費中心。
智能物聯網行業機遇何在?
首先要明確一個前提,即新型消費的基礎在于新業態新模式的支撐。當前,圍繞傳統消費領域的轉型升級正在快速推進,新型消費領域不斷擴張,其中網絡通信、物流快遞,還是新品研發、金融支付等與消費相關聯的各個場景都呈現出智能化、網聯化趨勢。
如果將“智能物聯網”這一概念拆分,其本質是人工智能與物聯網的結合體,加之5G的落地應用,最終讓這一產業走上了時代的風口。
政策助推之下,智能物聯網產業的機遇和挑戰
從5G來說,在網聯化方面,其提供了難以估量的提升價值。對物聯網而言,5G帶來了海量的連接和大數據。eMBB、mMTC、uRLLC,5G的這三大應用場景其中有兩大是物聯網場景。隨著物聯網發展,未來有越來越多的應用需要更高的實時性,這些應用,數據傳輸頻率可能是毫秒級別的。另一方面,時延降低、移動性增強帶來的數據互通面會像太平洋一樣廣闊,海量的連接數會帶來對帶寬的極高要求,而5G能在很大程度上解決這些問題。物聯網需求在召喚5G技術,5G技術又支撐了物聯網需求。
從智能化來談,物聯網的智能化離不開人工智能的加持,事實上,不管是深度學習、機器視覺、機器人,還是自然語言理解、生物識別、腦機接口等技術的發展,都依賴于人工智能技術的整體突破。在人工智能技術的創新驅動下,各個核心細分領域均取得了長足進步,并推動著傳統產業、行業加速向智能化發展。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人工智能與5G之于物聯網的關系,并非是常人眼里的1+1+1,而是一個“互抱大腿”的圓形閉環,人工智能與5G在為物聯提供助力的同時,5G與人工智能之間也在相互賦能。
對人工智能而言,5G為其實現了資源突破,增加算力提升需求,解決傳輸帶寬和速率困境。云端聯系將更加親密化,通過5G連接更多的設備,將周邊情景信息拷貝到AI設備,使AI能夠沉浸在情境中訓練、判斷。強大的數據傳輸速率和極低的延遲,能夠幫助終端設備端到端的全面鏈接,短數據處理能力提高。相應的,AI處理路徑得到縮短,延時無限趨近于零。
當下以物聯網技術為依托,通過人工智能賦予“智慧”,以5G網絡為新驅動力的“萬物互聯”正加速到來。未來,智能家居、智慧物流、智慧城市等新概念的持續落地,將使得智能物聯網應用更加普及,而這些與新型消費間的關系同樣十分密切。這即意味著,在新型消費加快發展的浪潮下,物聯網將獲取更多市場機遇。
暗中的威脅
雖然從理論上來說行業前景向好,但產品仍需消費者買單。在一項由Dynatrace委托Opinium進行的研究顯示(萬人調研):聯網車禍—72%的消費者認為自動駕駛汽車的軟件故障可能會導致嚴重傷亡;智慧城市擁堵—67%的消費者預測,由于智慧城市交通信號燈的性能問題,道路會出現混亂;物聯網藥物過量—62%的消費者不相信物聯網設備在沒有人為干預情況下進行藥物治療;智能家居噩夢—73%的消費者擔心由于智能家居技術故障而被鎖在智能家居”中或之外。
研究發現,目前全球52%的消費者正在使用物聯網(IoT)設備,但其中64%的用戶已經遇到性能問題。平均而言,消費者每天會遇到1.5個數字性能問題,而62%的人擔心由于物聯網的興起,他們遇到問題的數量和頻率會增加。
在當前的物聯網設備應用中,每個連網設備背后的交付鏈都極其復雜。企業已經在努力應對云計算的復雜性,但物聯網通過傳感器、大量的新數據和動態的容器化工作負載將其放大了千倍。
但消費者已經報告了從醫療應用、智能電表、汽車門鎖和虛擬個人助理到智能恒溫器和冰箱等的各種問題。他們的耐心處于歷史最低水平,他們根本無法容忍糟糕的體驗。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當務之急是企業必須找到方法,全面、深入地處理、分析和管理物聯網交付鏈,以便企業能夠實時準確地知道發生了什么以及問題出現在哪。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結語
在政策不斷地利好下,智能物聯網行業的地位在被不斷的向上推進,而伴隨著新技術在傳統領域的應用越發廣泛,其面臨的標準缺失問題也日益嚴峻。如何“叫好又叫座”是當前整個行業面對的最重要的幾個問題之一。
如果您需要:,請聯系我們。智火柴,國內知名油液監測系統提供商!